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是崇明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革命旧址之一,区领导调研此地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凝聚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强大力量。
旧址历史背景与修缮情况
1929年12月至1930年4月期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曾设于竖新镇明强村(原为十九世纪中期建造的城隍庙,1910年起设立明强小学)。在此期间,县委领导全县工农运动、发展党员并建立武装队伍,后因叛徒告密导致党组织遭破坏。该建筑于1995年被列为县委机关旧址,2021年成为上海市首批红色资源遗址旧址。
2024年6月启动修缮工程后,旧址以“瀛洲觉醒 江海新生——崇明地区革命史料陈列展(1919-1949)”及复原场景为核心,通过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多媒体声像等手段,系统呈现崇明地方党组织从萌芽建立到领导解放的壮丽篇章。2024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后,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地标。
区领导调研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内涵
-
缅怀革命先辈,汲取奋进力量:区领导强调要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史,铭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伟大功勋,从中汲取前进动力。通过参观展陈文物、听取讲解,深切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坚定投身革命斗争、坚持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情怀和爱国精神。
-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调研指出要广泛凝聚推动生态岛建设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诠释政治忠诚、彰显政治担当。
-
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做好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以更加丰富鲜活的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更加生动可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寻访红色足迹、浸润滋养心灵。
旧址对生态岛建设的推动作用
-
凝聚发展共识: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闪耀新光芒,为生态岛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促进文旅融合:旧址作为崇明红色旅游线路节点,与区内其他革命遗址形成教育联动体系,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提升生态岛软实力:通过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联动格局,让全区红色点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软实力。